欢迎您,访问中国双拥网

全国双拥办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收藏本站

让忠诚之花精彩绽放——记省先进军休干部、滨海县军休所党支部副书记李章标




江苏省先进军休干部李章标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采访了滨海县军休所党支部副书记李章标。寻访李章标37年军旅生涯的奋斗轨迹,我们惊奇地发现李章标先后担任滨海县人武部部长、政委15年,连续13年担任滨海县委常委,先后多次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工作者,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15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表彰为全省先进军休干部。



  

带病参加比武竞赛的忠诚战士


  1943年 9月,李章标出生于江苏省射阳县临海镇一个贫苦家庭,1960年7月,年仅17岁的李章标应征入伍。


  1962年,李章标所在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移师苏北。部队到达新防区后,既要修建国防工事,进行战场准备,又要自建营房,解决部队自身居住问题,就在这种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没有放松普及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很快,李章标从警卫员的岗位上调到了担任全训任务的师直警侦连警卫一队三班担任“尖子班”班长,挑起教学大梁。最令李章标难以忘怀的是投弹项目的教学,它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从性能、结构、作用对战士讲明道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为全班做出表率和示范作用。当时,李章标手榴弹投掷只有五十五米左右,可军里比武竞赛要求必须突破七十米。这一下子要增加十几米,让李章标感到压力很大。白天李章标与战友们一起在练兵场上摸爬滚打,晚上加班加点独自一人在连队驻地,反复进行身体素质和投掷技能练习。用六公斤的重量进行投掷练习,每投掷一次,身体无法站稳随着惯性就要栽一个跟斗,运动量之大,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当时李章标的身体反应极大,吃饭时右手连筷子都握不住。为了迎接军里的比武大会,他只好硬着头皮咬牙坚持苦练。1964年5月份,军里比武大会如期召开。谁知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章标左大腿部生了个疙瘩,而且还发烧到38度多,李章标一倒下全班所有课目都将无法进行,只好一边吃药一边带病上场,到了最后投弹项目左腿不能使劲怎么办?没办法,李章标只好多吃了些止痛片上场,当他使尽全力投掷出第一枚手榴弹后,成绩达到73.6米时,他左大腿部破裂的疙瘩脓血已从左腿流满了解放鞋,这时他再也无力站起来了。在比武竞赛总结表彰大会上,集团军首长称赞李章标为“投弹状元”,部队还为他记个人二等功1次。


  

余热生辉为党分忧的忠诚党员


  1996年4月,由于年龄因素,组织上决定李章标离职休养,移交到滨海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他说,离开工作岗位,只是转移了战场,共产党员的标准不能降,革命军人的斗志不能减。我要始终忠诚于党,发挥余热为党分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个老党员应有的贡献。他把学习科学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坚持每天看书看报看新闻,晚上7点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雷打不动。军休所组织老干部参加地方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学习,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一课不拉,认真听讲。所里每年举办学习心得体会展览,他数量多、质量优。他在老年大学坚持学习20多年,坚持风雨无阻,到课堂听课,遇到特殊情况外出参加门球比赛,他就坚持看辅导光盘。他深有体会地说,读书学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头脑清醒立场更加坚定。


  李章标始终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他长期在领导岗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到军休所以后,经常帮助军休所出谋划策,指导军休所工作人员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力促军休服务上水平、登台阶。李章标的建议,现已成为军休所常态化服务举措。建议实行“三问五勤”工作制度,“三问”即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围绕“老干部在想什么、老干部在做什么、老干部需要什么 ”三个“问号”来开展,准确把握老干部所思所想所需;“五勤”即勤问候、勤走动、勤慰问、勤回访、勤联络。根据李章标的建议,军休所为每一位军休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准时送上生日祝福;为每一位老干部建立家庭档案,适时组织走访慰问。建议实行“五必访五走访”阳光关爱制度。结合军休所实际,他建议把“创和谐军休、建温馨家园”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把军休和谐建设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围绕“五有”目标,即“急时有人助、病时有人探、贫时有人扶、诉求有人听、后进有人帮”,建立健全“五必访”制度:即老干部生病住院时必访,老干部发生意外时必访,老干部工作生活遇到困难时必访,老干部有较大思想情绪时必访,重大节日期间必访。结合重要节目,实行“五走访”活动,即“五一”走访困难职工,“六一”走访困难学生,“七一”走访困难党员,“八一”走访困难退役军人,春节走访困难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建议实行老干部“双生日”制度。“双生日”即政治生日和个人生日。在老干部入党日当天,军休所向老干部送上“政治生日”贺卡,祝贺他的“政治生日”,在老干部“个人生日”当天,军休所发送生日祝福短信并上门赠送生日蛋糕,对60周岁以上军休干部逢十的“个人生日”,军休所还要组织开展体现人文关怀的活动。“双生日制”的推行,不但增强军休干部的党员意识,密切了工休关系,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老干部的满意度。


  

情系人民奉献爱心的忠诚老兵


  “情系人民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要一辈子忠诚于党,一辈子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李章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率先示范践行党的宗旨,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谢谢李爷爷,我们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是今年5月31日上午,李章标带领10名老干部冒雨来到界牌镇周庄小学,看望贫困学生的一个场面。李章标得知周庄小学有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商量后,决定为10名留守儿童送上3000元慰问金和学习用品。


  今年6月30日上午,李章标带领军休所10多名干部冒雨来到东坎镇孟舍村和肖港村,登门走访慰问了4名建国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与他们拉家常、问疾苦、话发展,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现年79岁的老党员陈高庄,曾担任孟舍村党支部书记,患有脑梗,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李章标握着陈高庄老人的手,深情地说道:“老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在农村建设发展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年纪大了,生活有困难,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的。”


  李章标虽然离开领导岗位多年,但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始终坚守敬业奉献、锐意进取的工作信念。自2008年被推选担任滨海县门球协会会长以来,李章标积极推广门球运动,组织门球协会会员,深入到9个镇区敬老院,向五保老人传授门球技艺,先后帮助50多名五保老人掌握门球技术,得到了基层干部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李章标还经常性组织开展门球比赛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2015年4月,2014-2015年度中国门球冠军总决赛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108支队伍参加比赛。李章标率领滨海县门球队不畏强手,奋力拼搏,以小组第三挺进54强。小组出线后,过关斩将,在战胜河北保定队进入八强后,迎来夺冠热门的世锦赛冠军队山西临汾队,劲旅面前,滨海队不惧不乱,沉着应战,越战越勇,将实力强劲的昆明卷烟厂代表队和东道主世锦赛第三名上海高东队先后斩于杆下,最终走上领奖台,捧得金杯,挂上金牌。


  李章标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老伴贾凤英,曾是一名县属工厂的工人,两位老人恩恩爱爱,携手渡过了52个春秋,他对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教育非常严格,两个女儿都当过兵,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如今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本职工作岗位都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儿子因为政绩突出还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


  李章标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全部含义,一腔热血,一片丹心、一身正气,让忠诚  精彩绽放!(江苏省双拥办供稿,作者:陈海荣 陈曙光)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全国双拥办双拥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55号(全国双拥办) 邮编:100035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3597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