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时传祥——记优秀复转军人、金湖县环卫处职工林志文
在荷乡金湖有这么一位“宁愿自己脏,换来万户香”的环卫工人。他就是县环卫处一名普通的掏粪工——林志文,他是金湖优秀复转军人、新时代的“时传祥”。
2001年10月,林志文脱下军装复员回到地方,被分配到县环卫处做粪便清运工作。起初,他犹豫过、彷徨过。县环卫处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粪便清运工作不体面、不轻松,而且是环卫工作中最脏、最苦、最累的活。林志文想,这样的工作总得有人做。自己有过10年军旅生涯,受党培养多年,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分配。他毅然走上了粪便清运工的岗位,决心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人们创造清新优美的环境。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一些同学和朋友得知林志文当了粪便清运工,似乎有意无意地与他疏远,他坦然处之。当林志文上小学的女儿,得知自己的爸爸整天与粪便打交道时,稚嫩的脸庞充满了疑惑,委屈伤心地哭着对林志文说:“我们班同学的爸爸,有的做干部,有的做老板,你为什么做掏粪工啊?同学们会笑话我的。”见女儿呜呜地哭个不停,林志文心里有点酸楚。他开导女儿说:“我不想坐办公室、不想当老板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后悔。这个社会不可能每个人都坐办公室、都当老板,我不做掏粪工,总有人做掏粪工的呀!你看,爸爸得了那么多荣誉,不是组织上对我的肯定吗!”女儿似懂非懂。正是因为林志文的坚定信念和朴素情怀,才使他在粪便清运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对于坐办公室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林志文这样一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整天与脏和臭打交道的清运工来说,谈何容易啊!十五年中,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自己的一身脏,换来万家净,诠释了“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普通环卫工人的诤诤誓言,书写了人生一篇篇华美的篇章。
2004年夏季的一天,原县城汽车站向县环卫处打来求助电话:一位妇女如厕时,将随身携带的钱包掉入便池中并被冲进了化粪池。林志文接到任务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来到车站,立即用吸粪车吸粪、卸粪。他每卸一车,就要用工具仔细扒一扒,终于在最后一车找出了钱包。他将钱包冲洗得干干净净,送到那位妇女手上。那位妇女激动地拉着林志文的手千谢万谢,还拿出200元表示感谢。林志文却推辞说:“帮助群众是应该,我不能收你的钱。”可那位妇女说什么也要让他收下。拗不过去,林志文只有将钱收下,可一回到单位,就立即将200元钱交到财务室。
又是一个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的夏天,人们纷纷避雨休息。就在此时,一位居民向环卫处打来电话:黎城老街一座化粪池发生漫溢,请赶快过来处理。环卫处领导与当班的联系不上,便直接与林志文联系。他接到电话后,立刻穿上雨衣,迅速赶到事发地点。经过“诊断”,林志文发现化粪池的出口管道堵塞,唯一的办法是探明方向,找到出口。林志文跳进化粪池,忍着难闻的臭味,摸索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下水道的出口,清除了管道里的堵塞物。问题解决了,群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此类事情,林志文遇到过许多许多,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去做。林志文不但能吃苦,而且善钻研。粪便清运工作既是苦力活,也是技术活。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劳而无功,费工费时。林志文通过向同事请教,以及自己琢磨,很快掌握了技巧。但是,新式粪便清运车装备后,出现了一个让他十分头痛的问题,就是吸粪的管道过滤网是钢丝做的,时间不长,就会腐蚀损坏,更换时费工、费时、费钱。他就仔细琢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天,他路过一堆废旧塑料垃圾桶旁时,突发灵感,如果用塑料垃圾桶盖改做成管道过滤网,问题不是可以解决了吗。于是,他取来废旧塑料垃圾桶盖,在上面钻了一个个大小适当的孔洞,制成垃圾清运车管道过滤网。试用之后,果然不错,过滤网至今未腐蚀过,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2008年开始,环卫处对环卫作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粪便清运等实行内部“硬”承包。有的同志习惯了“大锅饭”,对这项改革不支持,甚至反对。但林志文却认为,这是一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大好事。在精心测算了油料损耗、维修费用后,林志文以五万元第一个与单位签订了“军令状”。在他的影响下,大家纷纷与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军令状”是立了,可怎么做呢?他和同事积极探究,从降低维修成本、加强车辆养护入手,确保车辆不带病行驶。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维修技术,去市场淘一些旧的零件,节约维修成本。
2015年9月,环卫处领导考虑,林志文从事清运工作已有15年,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把他调到工作较为轻松的垃圾填埋场管理岗位。他却说:“我对城区的化粪池地点分布了如指掌,对清运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如果换一个新人,又要重头开始,会影响工作。”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亲戚朋友知道后,都说他太傻,劝他说,你干清运工作这么多年了,整天忙得像个“陀螺”。组织上关心照顾你,给了你这么好的岗位,你却不珍惜,到底图个啥呀?可林志文就是不听大家的劝说,仍然执着地坚守在清运工作的岗位上。
什么是不简单,就是重复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就是把一件微小的事情当成伟大的事业,并做出成绩,就是不平凡。多年来,林志文就是凭着对本职工作的满腔热忱,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人们的理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赢得了人们的称赞。(江苏省金湖县双拥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