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显本色 军嫂勇担当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和后方,有一群特别的“战斗员”,她们闪耀出最亮眼的“颜”色——
疫情肆虐,武汉告急!疫情从武汉蔓延到全国,支援从全国汇集到武汉,一场阻击非常疫情的非常战役在这个春节打响了。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和后方,有一群特别的“战斗员”,她们的名字叫“军嫂”。
进入1月以来,不少军嫂以最果决的姿态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她们或主动请战奔赴抗击疫情一线,或捐款捐物支援医务工作以及湖北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或积极参与各地宣传动员、站岗筛查等疫情防控工作,她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展示了当代军嫂的时代风采。
“罗书记真是咱群众的贴心人”
“老婆,你今天的数据录完了吗?要注意休息……”
“刚完事,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你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1月29日22时50分,整理完一天入户调查防控疫情信息的军嫂罗雅楠,正和远在湖北省远安县人武部工作的丈夫张德军互报平安。
罗雅楠是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玉丰街道爱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德军曾是驻阜某部军官,2017年交流到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担任人武部政委。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年味变得沉重,当人们躲避病毒不敢出门的时候,罗雅楠却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大年三十,她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10栋楼、40处部队家属房、78个单元张贴《致居民的一封信》,为679户居民逐一发放疫情防控明白卡,每天逐个楼道消毒。
和丈夫两地生活后,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得罗雅楠一个人承担。一个多月前,罗雅楠的父亲患肺癌去世,母亲又患肠癌,正上高中的孩子学习紧张……家里的事情接二连三。张德军计划这个春节休假回家帮妻子分担一下,然而,面对严峻的疫情,最终选择坚守岗位。
罗雅楠支持丈夫的抉择,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居民王剑秋的弟弟在湖北,她早早就订好了去湖北的车票和弟弟一起过年。罗雅楠多次给王剑秋打电话,又到家里耐心讲解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王剑秋终于放弃去湖北的念头。后来,王剑秋在电视上看到疫情消息后,万分感谢罗雅楠的劝告,更加支持社区的工作了。
罗雅楠入户排查时,发现有两人是从外省回来的。在对其往返路线和回来后密切接触人员进行详细登记的同时,还每天对他们进行体温监测,告知其具体防控、居家医学观察注意事项,送上生活必备品。居民都说:“罗书记真是咱群众的贴心人啊!”
“看到在疫区一线辛苦奋战的同志,我这点工作不算什么”
伏在桌子上对传染病隔离病房的流程图做细化调整,初稿完成时,她本想打个电话请这几天一直帮着出主意的院感专家张老师审一审,拿出手机才发现已经是凌晨2点了,只好作罢。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感染科负责人颜源爱人是现役军人,俩人已经快一年没见面了,临近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她就着手安排春节假期的甜蜜旅行,行程规划、酒店预订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一场突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变的不同寻常,也让她的假期化为泡影。疫情面前,她担当使命,坚守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闪耀出了最亮眼的“颜”色。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居住有集中供养残疾军人,又属于公立医疗机构,既担负着保护残疾军人身体健康的重大政治责任,又要承担为群众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光荣使命。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预防知识宣讲、职业防护培训、防控专项督查等工作都需要院感科全面介入,有效指导。自1月17日,进入疫情防控紧急状态以来,加班熬夜已经成为颜源工作中的一种常态。
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防护服穿戴操作指导、发热门诊现场诊疗流程优化、血液透析室预检2、3级分诊流程重新制定、休养区残疾军人和家属手卫生操作现场示范,这些工作都需要她亲自参与。她刚刚入户对居家隔离的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讲解,马上又前往影像科对医技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流程及消毒隔离专项培训,这边培训还没完,那边又电话通知需要她到发热门诊对医护人员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流程进行了现场考核。颜源的身影在每个角落里闪现,往日精致的妆容被口罩的勒痕和苍白的脸色替代,她自嘲:“军嫂也能像军人,起床、刷牙、洗脸、出门5分钟之内全搞定”。
医院急需新建传染病隔离病房,院感科担负着隔离病房感染防控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隔离病房符合院感要求,她一遍又一遍优化诊疗流程设计图,直至深夜。汇报工作时,院领导看到她深深的黑眼圈,让她注意休息、好好保重,她笑着说:“看到在疫区一线辛苦奋战的同志,我这点工作不算什么”。
“我得提前回去了”
刘晓红是一名军嫂,丈夫在新疆喀什卫国戍边,1月18日赴新疆探亲休假。刚到不久,她就得知全国抗击疫情的情况紧急,立即接通了单位的电话:“新晃的疫情如何?镇里的情况怎么样?现在同事们应该都在第一线奋战吧?”在得知相关情况后,刘晓红第一时间对丈夫说,“我得提前回去了。”
同样肩负使命的丈夫马上帮她收拾行李,催她迅速起程。刘晓红原本购买的是正月初四喀什至西安、西安至芷江的机票,但因喀什飞西安的航班取消,西安飞芷江的航班也发生延误,为了及时返回单位,她来不及办理退票转机手续,就重新购买了喀什至乌鲁木齐,再转贵阳,初五深夜从贵阳回到湖南新晃。初六一大早,刘晓红就赶回单位参加抗疫阻击战。
刘晓红对自己的工作从来就看得很重。2018年,为防控非洲猪瘟,作为镇畜牧站工作人员,她就一直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走访养殖户、登记养殖数量、处置病猪疫情、检查市场猪肉质量、为猪圈消毒,事事冲在前,常常从清晨忙到深夜。
走访中,刘晓红只要遇见外出的群众就主动上前询问,了解外出原因,劝说他们及时回家。
当天天气晴朗,河道上的雾气渐渐散开时,赶集的民众也开始聚拢来,刘晓红的工作紧张起来了。有村民驾着小船来到码头,刘晓红立即上前,微笑着向他们宣传疫情常识以及防控疫情的禁令,劝说他们返回,叮嘱他们做好防护。
看得前来赶集的民众一个个安心地返回,刘晓红觉得自己提前赶回工作岗位是多么值得。
“千万不能掉链子,要努力挺过去”
第四附属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余小燕、刘晓辉、杨娜(从左至右)
当天凌晨三点半,作为重症护理第四小组组长的杨娜,集合小组7名成员,带领大家穿过漆黑的武汉街头到达医院,二十分钟的全副武装上岗接班。一上场就和姐妹们抢救一位重症患者,量体温、测血压、测血氧、输液、雾化等等,这一系列的操作一个多小时,让本不透气的防护服更加闷热,后背全都湿透了。戴着两层口罩,最难坚持的就是快一个小时的时候,特别闷,杨娜感觉自己带着氧气面罩在呼吸一样,额头上的护目镜压着额头,脑子发晕。她暗暗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掉链子,要努力挺过第一个小时,相信自己。”
在第四附属医院党委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自愿报名参加江西省援助武汉医疗队倡议时,模范军嫂杨娜没和家人商量就报了名,并入选第一批队员。
杨娜是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科室业务骨干,护士长的得力助手,从事重症护理工作14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热心随和,是年轻护士眼里的好娜姐。
在重症病房,杨娜在做好治疗的同时还要为病人做许多生活护理,比如喂饭、帮助大小便、更换尿布湿、更换衣服、擦澡、倾倒大小便等等,面对病人,她任劳任怨,勇往直前。
“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累是肯定的”
李萍边吃饭边和流调小组人员电话沟通监测情况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卫生院院长助理兼公卫科科长李萍是一名军嫂,在医务工作岗位上已奋战23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她在全区卫健系统第一个写好请愿书,申请加入医院各项治疗活动及后勤保障工作。“从除夕到现在一周多来,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累是肯定的,但总要有人去干这项工作。”2月1日,李萍说,全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她在前线奋战的坚强后盾。
2月1日上午7时30分,李萍逐一检查流调小组人员即将用到的防护服,向大家讲解注意事项并协调车辆。等流调小组成员出发后,她立即打开微信,一条一条地统计武汉回潍已过潜伏期人员发来的体温数据。“他们每天两次报告体温数据,我需要及时记录。”李萍在记录的同时,还要留意对讲机里组员们反馈的问题和情况,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拨打电话协调街办,争取尽快解决。
李萍带领流调小组参与一线流调工作,给流调小组人员讲解流调前注意事项
到了中午和晚上,流调小组填写的表格汇总给李萍,她要一张张地检查,及时更新各片区报上来的数据,不能漏掉一个人。如果发现辖区内的武汉回潍人员体温出现异常,就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疫情扩散。最初没有对讲机的时候,李萍全靠打电话联系,一天要打200多个电话。
从除夕开始,李萍干脆把家搬到了办公室,每天24小时待命,及时接收坊子区防控办及街道指挥部的各种命令,协调医院防控流调小组工作,带领凤凰街道疫情防控流调小组各片区的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入户对武汉来潍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健康宣传,平均每天100人次,为整个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筛查数据。
“2019年春节过后,我和丈夫见了一次面,之后他就去参加国庆阅兵训练了,直到2019年10月5日才回来。2020年春节,丈夫回家待了六天,可因为疫情,我一直在加班,只陪他吃了两次饭。”李萍说,现在丈夫已经返回部队,她实在抽不出身,都没顾上回家帮他收拾行囊。
“凡是抗疫需要的我们都做了”
军嫂楼妙芬是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忙碌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时刻绷紧神经,不敢松懈半分。
从春节前一直到现在,楼妙芬已经连续工作20多天。她说:“从知道武汉有新型冠状病毒后,我们就一直在做疫情防控工作,包括物资的储备、防控方案的落实、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演练等各种措施,凡是能想到的我们都做了。”
1月22日上午,楼妙芬接到来自金华市中心医院的一个病例报告,有疑似病例的特征,挂了电话,她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在调查过程中,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确认病人近期的活动范围,确保摸清患者就诊前的每一个活动细节,重点排查疫区暴露史、活动场所、接触人群。楼妙芬通过不断提示,引导患者补充更多的细节。
当天中午12点半,该病例的咽拭子检测结果便出来了,为阳性。接到该消息时,楼妙芬正在吃中饭,“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特别紧张,根本没心思吃饭,马上就联系了该病人的家属和公司负责人,带领消杀人员赶赴这两个疫情点进行消杀,疫情面前速度很关键,每一分每一秒对我们来说都格外重要。”楼妙芬说。
随后,楼妙芬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追踪病例密切接触者,迅速向相关部门和机构发出协查通报。并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反复核实准确性,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每一位风险暴露者,进行隔离。
当时正值春运,是人口流动的高峰期,不少密切接触者都买好了车票准备返乡过年,在那样的节骨眼上,如何做好思想工作是楼妙芬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劝说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很多的阻力,后来也发动了各方力量,一起引导他们,不断地做思想工作,最后才落实下去。”楼妙芬说。
据了解,当晚12点半,113名密切接触者全部摸排到位,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也全部落实到位。全部工作梳理完已是凌晨3点半了。
第二天早上7点,楼妙芬又匆匆赶往单位,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自1月23日婺城区首例确诊病例出现以来,楼妙芬时刻处在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第一线,带领全体中心应急人员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当好“健康守门人”。
“丈夫是一名军人,我也要做一名抗疫‘战士’”
“现在是特殊时期,我提前结束产假回去上班!”
1月30日,王晓梅通过微信向科室主任赵刚提出申请,放弃产假,加入战“疫”。
王晓梅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的一名95后普通护士,是一名军嫂,也是一对3个月大双胞胎的妈妈。
虽然在家休产假,但严峻的疫情始终牵动着王晓梅的心。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面对疫情,她无法无动于衷。1月31日,一回到工作岗位,王晓梅便提出上战“疫”第一线,不用特殊照顾。
“作为基层卫生院,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大科学防病健康知识宣传,指导辖区乡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王晓梅被分配到疫情防控小组,每天要通过电话对辖区25名乡医进行防控知识、疫情应对等相关培训,并且及时了解乡医所在社区疫情防控情况,汇总后进行上报。
为了让乡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王晓梅她将培训内容仔细梳理,形成条目清单,一个乡医一个乡医的讲解到。一些老乡医,甚至要反复讲解好几遍。不论哪个乡医什么时候求助,她总是不厌其烦,直到对方明白为止。对于妻子的决定,孩子出生不到满月就回到部队的丈夫,第一时间给予回复表示支持。“现在,因为上午和下午都要给孩子喂奶,母亲每天开车行程210多公里接送我上下班,家人的鼎力支持,让我更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王晓梅说。
“用军嫂精神书写别样青春履历”
1月25日,大年初一。湖北省利川市政府办驻文斗乡新田榜村第一书记、驻村“尖刀班”班长杨璐放弃婚假返回村里,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刚同现役军人李岸伟结婚,正在度蜜月的杨璐问丈夫:“我明天要回村里,你咋办?”“我陪你一起去。”1月25日,经过3小时颠簸,夫妻俩来到距利川城区130公里的新田榜村。
“你们开会怎么安排的?人员排查完了吗?市里通告落实到位了没有?”在新田榜村委大楼前,杨璐一下车,就急着问村党支部书记秦大成。
“我们村外出返乡人员171人,其中武汉回来的有23人,暂无发烧症状人员。”听完秦大成的回答,杨璐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她将行李扔进寝室,把门一关,立即入户了解情况。
杨璐(右二)、李岸伟(右一)夫妇在村里开展防疫工作
面对疫情,杨璐和陆续到来的“尖刀班”成员一起,逐一摸排,最终确定武汉返乡人员28人。她督促村民不外出、不整酒、不拜年,倡导村民勤洗手,家里多通风。
当日下午5时28分,杨璐感觉有点饿,才想起还没吃午饭,赶忙回寝室,吃了一包泡面,又赶到文斗乡长顺工作站参加防疫工作紧急会议。晚上9时37分,杨璐回到村委会寝室宿舍,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抓排查隔离,抓入户宣传,抓防控指令执行。”
接着,杨璐起草了新田榜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一是全面贯彻落实防控命令,二是现场走访宣传防护知识,三是继续摸排相关人员,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2018年1月,身为家中独女的杨璐,主动申请投奔精准扶贫第一线,一干就是两年。在她的努力带动下,新田榜村贫困户133户442人全部脱贫摘帽。
“正在度蜜月的杨璐,第一时间返回扶贫村抗疫情,她用军嫂精神书写着别样的青春履历,值得点赞!”
“我是军属,就要多付出一些,这是身份赋予的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前一天刚带着孩子飞到广东与爱人团聚的军嫂钟雅琴,毅然结束探亲,从广州飞回了长沙,投身湖南长沙机场疫情防控一线。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正和家人吃年饭的钟雅琴,收到了临空经济公司群里发布的疫情防控召集令,几乎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她说:“虽然我不在机场一线单位,但我既是军嫂也是党员更是机场的一份子,肩负着一份责任,就像你是军人,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义不容辞一样。”“马上帮你改签机票!”,放下碗筷,夫妻二人立马开始收拾行李。
25日下午,钟雅琴独自带着孩子飞回了长沙,把孩子送回父母家后,便立即回到公司开展工作。公司疫情防控组分为消毒组和医救疫情体温测量组,24小时无间断轮流值班。钟雅琴被分在体温测量组,每日测量旅客近千人,每时每刻都有被感染的风险,虽然她身形瘦弱,但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29日下午,钟雅琴刚值完班在办公室吃泡面,看到彭辉主任在群里发布信息,询问有没有人主动申请值晚班(22:00-航班结束),便立即报了名,她认为自己既是党员,也是军属,必须要多付出一些,这是身份赋予的责任。
“钟雅琴与丈夫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年假回去探亲,团聚不到两日,却第一时间返回机场抗击疫情,舍小家顾大家的做法和担当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抗击疫情是刻不容缓的责任”
武其湾,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人,系南海舰队91878部队现役海军军嫂。作为一名安徽省“最美军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名普通军嫂抗击疫情的担当和作为。
由于爱人经常执行任务,武其湾和孩子已经连续四年没有与爱人一起过年了。年前计划带着孩子到部队和爱人过个团圆年。探亲的票已经买好、出行的行李已经准备齐全,但当接到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任务时,武其湾果断退了票,又一次选择了留在岗位上,又一次放弃了与爱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奔赴防控疫情的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必须服从命令,身为一名军嫂我必须做出军嫂的样子!我们的团聚可以往后推一推,但是抗击疫情是刻不容缓的责任!”武其湾在给爱人发的信息中这样写道。
考虑到老弱病残户是本次疫情极易感染的人群,武其湾和陈庄村的工作队分组分批对本村年老体弱的人群逐个走访,提醒他们天冷注意饮食起居,不要外出。疫情防控阶段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杜绝走亲访友的家庭聚会。走访重点户的同时做好记录,记录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对个别物资短缺需要送货上门的做好登记,安排镇村干部帮忙采购,减少人员外出流动,将病毒传播降到最低。
武其湾每天带领本村20余名党员干部及镇级工作队成员封锁陈庄村主要路口,保留应急通道,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执勤,并对来往人员逐人登记量体温,对急需外出的叮嘱佩戴口罩,能劝返的及时劝返,将风险降到最低。疫情面前,她用弱小的身躯、坚强的信念和辛苦的付出为所驻点的村建立一座坚固的城墙,将病毒隔离在外面,将百姓安危放在心中。通过几天的坚守,驻点村一切稳定。2020年1月30日阜阳市新闻联播对其得力举措进行了报道。
“我必须奔赴属于自己的战场”
张红玲春节期间坚守岗位
2020新春佳节,一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战斗打响了。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的连长许小超的妻子张红玲是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行政办副主任。
大年三十,许小超和妻子张红玲正在准备几年才盼来的一家团圆的年夜饭,但是一则“医院召开紧急会议”的短消息瞬间打破了这一刻的温馨。1月24日,汉川市首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3例确诊病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9人。而张红玲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的汉川市人民医院的行政办副主任,医院召开的紧急会议她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看着千里迢迢休假回来团圆的丈夫和年仅3岁的女儿,以及自己肚子里不到3个月的二宝,张红玲和许小超、女儿简单告别后,毅然奔赴属于自己的战场。院领导考虑到张红玲怀有身孕,特让其在家正常休息不参与这次战斗。然而,正月初二早上医院传来消息,为确保医生与家人的安全,全院一线工作人员要与家人隔离,行政办要迅速协调酒店宾馆供医护人员住宿。知道这个消息后,张红玲主动向医院领导请缨,停止休假回到医院带着行政办的同志做好保障工作。
春节七天,汉川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全部奋战在一线。为了确保医护力量可持续,一线医务人员采取轮班轮休,行政办把人员分在了各个点位,统计保障医务人员入住、对接企业捐赠物资,给医务人员分发食物。由于工作量大,保障人员缺口较大。许小超了解到情况后,便主动向张红玲提出,同时向部队领导报告了想去医院当志愿者的想法。
张红玲(左)奋战在医院保障一线
在得到部队领导的许可后,许小超成为医院保障一线的一名志愿者,负责帮助医护人员安排住宿、运送食品、搬运医疗物资等。连队战友得知连长休假期间在妻子医院当志愿者,都为他点赞。但许小超却说,作为一名军人,在家休假,理应为战“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一些事,提供更好的保障,他愿意为奋战一线的妻子当一次“后援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