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双拥网

全国双拥办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收藏本站

林顺鹤:在朝鲜战场上救死扶伤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通化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林顺鹤老人。今年89岁的林顺鹤老人,眼不花、耳不背,不仅能够清楚地记住歌词,还能声音嘹亮地把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响。伴随着老人的歌声,记者认真聆听了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707163250.jpg

  1931年11月,林顺鹤出生于南朝鲜江原道。因为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1943年,其父母带着12岁的林顺鹤和其姐姐来到了通化县,投奔住在快大茂的叔叔家。

  1946年8月,民主联军到通化招兵,不满16岁的她报名参军,来到铁厂镇从事医务护理工作。当时正值四保临江战役,前方伤员源源不断地来这里接受治疗。林顺鹤边看边练习给伤员处理伤情、包扎伤口、打针喂药,由于她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医护知识。

微信图片_20200707163210.jpg

  因为林顺鹤年轻好学,工作有热情,1947年4月,她被组织先后派到宽甸、东风等地系统学习医护知识。1948年6月,林顺鹤被安排到沈阳军区北陵疗养院从事护士工作,到这里疗养的都是我军的高级将领,林顺鹤很珍惜这份工作,她竭尽全力地照顾每一位首长,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1950年10月,林顺鹤服从组织召唤,调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疫大队工作。在抚顺一个叫皮尔村的地方,经过了一年系统的防疫培训后,1951年11月,林顺鹤又一次来到了战火四起的朝鲜土地。他们到美军投放细菌的灾区进行灭菌消毒、检查饮用水,对感染者实施救治,进行人员隔离……

微信图片_20200707163257.jpg

  虽然队员们都有防护装备,但他们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老人回忆道:“那时传染病特别厉害,需要隔离,我们给他们治,一个一个治。每次工作回来全身都是汗,脱了衣服,衣服都是湿的。但是再困难也得克服,大家带病工作、带病上班,任务得完成……”就这样,在炎热的夏天,队员们穿着封闭性极高的防疫服装,没有一人退却。1951年夏的一天,没有任务的防疫队员们正在驻地院子里晒太阳、聊天,这时突然来了敌侦察机,队员们感到情况不妙,立刻跑到不远处的山上。在那里,队员们事先挖了许多2、3米深的大坑,大家6人一组跳进坑穴中躲藏起来。坑里的泥土是黄色的,战士们穿的衣服也是黄色的,因此,敌机很难发现他们。

  敌人的飞机盘旋了一会儿,便投下了汽油弹、燃烧弹,大家的眼前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当林顺鹤和战友们陆续从坑穴中爬出来后,突然嗅到了一股焦糊的气味儿,队员们立刻不安地四处搜寻,面对一个坑穴,大家惊呆了,6具早已烧焦的尸体附在坑壁上。这些可敬的队员为了不暴露目标、保护战友,直到被烧死也没有动一下。说到此处,老人的眼中满含泪水。1952年7月的一天夜晚,林顺鹤和战友们驾着马车外出执行任务,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他们不敢开灯照明。突然,马车翻到路边3米多深的沟壑中,车体重重地压在林顺鹤的胸部,她当时就不省人事。后经过抢救,林顺鹤转危为安,可胸部疼痛一直折磨着她。后来,她又先后被送到齐齐哈尔第二陆军医院和丹东健康团进行医治。

微信图片_20200707163235.jpg

  由于战争中留下的后遗症,林顺鹤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常年需要子女陪伴照料,但是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神采奕奕,喜欢给大家讲述当年的故事,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尤其是看到现如今国家日益强大,林顺鹤满眼笑意:“现在我们国家强大,能够有幸看到国家日新月异、越来越好,我们心里很欣慰、很感动,也很踏实!”

  记者手记:点点细菌,不能瓦解她的意志;重重炮火,不能击碎她的信念。多少年过去,当她再次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声音依然铿锵有力,眼神仍旧神采奕奕。她以自己作笔,写下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故事,如同这支战歌,久久回荡不能忘。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全国双拥办双拥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55号(全国双拥办) 邮编:100035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3597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