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双拥网

全国双拥办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收藏本站

魂牵梦萦的麻栗坡

  作为军人出身的我,长期接触参战老兵,听过许多战场故事,所以一直很想前往我国西部边陲,感受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现场,更重要的是想到战场原址缅怀革命先烈,接受血的洗礼,净化心灵。

  2018年5月17日,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弥补了人生的遗憾。从云南省文山州到麻栗坡革命烈士陵园车程约2个小时,烈士陵园建在半山坡上。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山门前,有一块刻着"老山精神万岁"的石碑映入眼帘,顿时心中一阵肃然起敬。

  我缓缓沿着石阶而上,看到一排排烈士墓,面对长眠于此的先烈们,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心里沉甸甸的,心情愈来愈悲痛,脚步越来越沉重,脑海里浮现出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那艰苦生存的环境、炮火硝烟的战场、烈士家属面对残酷现实时的无比坚强,无不一一震撼着我的灵魂。

  青山埋忠骨。麻栗坡革命烈士陵园是在西部边陲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先后修建的十几处革命烈士陵园之一。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有957位,年龄最大的是张正光,也是当时牺牲官职最大的干部,云南武定县人,年仅35岁。1984年5月2日,张正光带领后勤分队为前沿阵地运送弹药。路过一片开阔地时,遭到越军炮击,一发炮弹在张正光身边爆炸,弹片穿过了他的胸膛,当场牺牲。

  年龄最小的仅16岁,兵龄最短仅三个多月,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贾云科。临战前,原昆明军区张铚秀司令员到前线检阅部队时与新兵火箭手贾云科握手,看到这娃娃兵,心情无比复杂,不知要用什么鼓励的方式表达,最后竖起大拇指,说道小娃"好样的"。1984年4月27日下午5时,贾云科向排长请战说:如果在攻击前,我不能发射火箭弹为全排开辟通路,那我就拉着弹头冲到雷场去,为全排兄弟们开路,为攻占老山,哪怕牺牲自己,我也要一直往前冲"!当天晚上7点30分,部队开拔,这句话成为一个未满17岁年轻战士的最后誓言。4月28日早晨,在54号高地他用火箭打掉两个敌人火力点后,头、肩部中弹,当场壮烈牺牲,牺牲时火箭简架着,下巴颏杵在地上,两个眼睛瞪著目视前方。

  每一个烈士墓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位英烈都有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每一个英灵都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在收复老山斗争中,第一个冲上主峰的是张大权,第一次腿部受伤时,拖着流血的腿,咬紧牙关,勇往直前;第二次敌人的子弹穿过肚皮,肠子流出来,他把肠子塞回去,用三角带缠着,忍着巨痛,英勇奋战,第一个冲上主峰,为收复老山高地赢得了时间;第三次因头部中弹,壮烈牺牲,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烈士墓中有八十年代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在他们的品格里"大学生"并不意味着索取,而是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神圣的责任,他们携笔从戎,把知识应用到战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虽然他们已为国捐躯,但他们为当代大学生们树立了永远的风范。

  满门忠烈,在陵园里安放着兄弟俩的烈士墓。他们的父母亲都是军人,父亲是原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山西阳城县人。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全家6口人,五个走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大儿子刘光当上了侦察兵,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后,父亲义无反顾地把小儿子刘明送到部队,弟弟接过哥哥的枪,到前线继续着哥哥未完成的战斗,组织上考虑到弟弟的安全,决定把弟弟调回后方,弟弟坚决拒绝,直至战死疆场。兄弟俩壮烈牺牲后,刘斌又把女婿调往前线,"满门忠烈"成为当地佳话,成为这场战争胜利之典范。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部英雄史诗,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光辉历史,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锻炼了部队,提高了我军山地作战能力,培育出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福建省泉州市双拥办 刘洪)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全国双拥办双拥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55号(全国双拥办) 邮编:100035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3597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675号